作者:广州依纳 发表时间:2013-03-04
点击:125 |
摘 要:针对薄壁类轴承套圈的磨削变形问题,从内应力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讨论,提出以调整热处理工艺为主,调整磨削工艺为辅的方法,解决薄壁类轴承套圈的磨削变形问题。 关键词:轴承套圈、磨削变形、残余应力、淬回火工艺Residual Stress’s Impact on Grinding Distortion of the Bearing Ring Abstract:With regard to the issue of distortion from grinding of the thin wall-thickness bearing rings, it is mentioned to go through analysis or discussion from the riew-point of internal stress. Conclusion is to take adjusting the heat-treat process as the main while taking adjusting the grinding process as the subsidiary. By this method we seek a final solution of the issue of distortion from grinding of the thin wall-thickness bearing rings. Key words:bearing rings, distortion of grinding, residual stress, process of quenching and tempering. 1 引言 本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轴承的外资企业,生产GUOJI品牌的调心滚子轴承。在生产过程中,经常出现套圈粗磨后直径变动量(VDP)超差,后道工序无法消除而报废的问题。检查结果为:①原材料质量符合美国ASTM A29 标准;②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织级别分别为1-2级,屈氏体级别<1级,回火硬度HRC60-62,热处理变形满足JB/T 1255标准;③经过反复试验,排除磨削工艺参数不合理及设备问题的可能性;④套圈的磨削变形统计见表1。 本文将就以上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办法展开讨论。 2.分析 从以上观察到的现象表明,产生磨削变形即不是材料和热处理质量指标不合格,也不是磨削设备及工艺方面造成的,经过仔细分析我们认为,内应力是造成套圈磨削变形的根本原因。 众所周知,具有内应力的零件,其内部组织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,它有强烈的倾向要恢复到一个稳定的没有应力的状态,即使在常温下零件也会缓慢、不断地进行这种变化,直到内应力消失为止。在这一转化过程中,零件的形状和原有的精度将受到影响。 本次磨削变形的应力源来自两个方面: ① 热处理残余应力 套圈在淬火等热加工过程中,由于各部分厚度不均匀而造成冷却速度和收缩程度的不一致,以及金相组织转变的体积变化,都使套圈内部产生相当大的内应力。具有内应力的套圈在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变形,因为此时内应力尚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。但在磨去某些表面层以后,平衡就被破坏,内应力重新分布,套圈明显地出现变形,甚到造成裂纹。 ②磨削应力 首先,在磨削过程中,套圈表面层在切削力、切削热的作用下,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和金属组织的变化所引起的体积改变,使工件表面层产生内应力。再次加工后,内应力重新分布,使套圈产生变形。其次,由于套圈壁厚较小,随着外径越大套圈的刚性越差,抗变形能力则越差,套圈尺寸结构的不合理,更容易造成磨削时变形增大。 因此,我们确定了解决磨削变形问题的步骤为: * 了解套圈热处理应力的分布及大小; * 进一步调低套圈的内应力; * 解决磨削变形。 3. 试验方法及结果 3.1试验方法及测试条件 试验方法: 首先选外径80,100,110各两个热处理套圈,在套圈外圆每隔90o选择一个测点,测点编号A、B、C及D,测试外圆表面环向残余应力。 测试条件: 采用X350A 型X射线应力仪,测量参数为:管电压25kV,电流5mA,Cr靶Kα辐射,准直管直径2mm,Fe(211)衍射面,2θ扫描范围147o~165o,扫描步距0.2o,时间常数0.5s,Ψ角0o~45o,应力常数 -318MPa/( o )。 残余应力的测试委托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,测试结果见表2。 说明: ①表中负应力值代表压应力,正应力值代表拉应力。 ②套圈磨削变形试验件数为50件(以下同)。 3.2针对表2的测试结果,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,对套圈淬回火工艺作调整(见表3),并进行应力测试和磨削试验,结果见表4。 4.讨论 (1) 1#与2#零件表面残余应力不同,1#为拉应力,2#为压应力,可能与取样的随机性有关。测试结果证实,1#与2#零件表面残余应力幅度不大。 (2) 3#与4#零件表面存在-509MPa—605MPa的残余压应力。可以推论,零件内部必然存在一定拉应力与表面压应力平衡。 (3) 5#与6#零件表面存在-414MPa—477MPa的残余压应力。需要说明,由于零件表面经过了抛光处理,对X射线应力测试结果有所影响。 (4) 从7#-12#这批零件的测量结果来看,通过调整淬回火工艺,表面残余应力都不是很高。不过这些数据仍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,即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,Z大拉应力与Z小压应力都有所调低,即应力均匀性得到改善。 (5) 当零件尺寸较大时,在淬火过程中很难确保整个零件冷却条件的均匀,从而导致不均匀的残余应力分布。 (6) 大尺寸零件在磨削过程中由于力矩较大,更容易造成零件的刚性变差,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. 5. 结论 ①保护气氛淬火中,大都以零件表面产生压应力为主。同一批次、同一工艺参数的零件中有拉应力和压应力,这可能与零件的入油时的状态不一致有关(网带炉以自由落体方式进入油槽),因此,有压应力也有拉应力(如1#、2#)。 ② 在不影响机械性能的前提下,应尽量提高回火温度和适当延长回火时间,达到既不影响零件的机械性能、又能chong分调低淬火内应力的影响、减少磨削变形的目的,对于解决薄壁类零件的磨削变形问题不失为一条简捷而有效的方法。 ③ 通过增加磨削次数及增加粗磨后的稳定处理,也可以作为调低磨削变形的辅助手段。 |
|
| |
|
|